Blog

Thermal EMMI下芯片失效分析案例:IGBT 模组在 55V 就暴露的问题!

在半导体器件检测中,芯片失效分析一直是工程师关注的重点。尤其是 IGBT失效分析,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功率器件的寿命与可靠性。本文分享一个在热红外显微镜下(Thermal EMMI) 芯片失效分析案例,展示我们如何通过 IV测试 与 红外热点成像,快速锁定 IGBT 模组的失效点。

一、样品背景

本次我们测试的对象是一颗表面灌注硅凝胶的 IGBT 模组。客户要求进行 C-GE 测试(集电极 C 接正极,栅极 G 与发射极 E 短接为负极),电压最大允许达到 700V,同时电流需尽量控制在 80μA 以内。

这类条件在 功率器件失效分析中还是比较常见的。

二、IV 测试验证

由于客户未明确告知样品的电性状态,仅提示可承受最高 700V,因此致晟光电失效分析测试工程师首先选择 低电压范围(0~200V) 进行 IV 曲线扫描,避免样品短路风险。

根据IV 测试结果来看,当电压升至 约 55V 时,电流就已达到 80μA,表现出明显的 漏电状态这意味着无需施加更高电压,仅在 200V 以下 就能判断出其失效特征。

三、热红外显微镜分析

由于表面覆盖硅凝胶,热红外显微镜下热点最初较为模糊。但在经过调试优化后,芯片分布依然可以清晰呈现。随着测试推进,我们获得了以下热点结果:

0.2 倍镜头下:红外热点集中在 IGBT 芯片终端环。

0.8 倍镜头放大后:红外热点位置更为聚焦。

3 倍镜头进一步观察:红外热点几乎完全锁定在终端环处。

最终结论:该 IGBT 模组的失效点位于 芯片终端环区域。

四、总结

通过 IV 曲线验证 与 红外热点成像 的结合,致晟光电不仅快速确认了器件的漏电特征,还精准定位了失效点。本案例也再次证明了:低电压预判+多倍率红外热点显微镜成像是功率器件失效分析中非常高效的手段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